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六安市新型城镇化绿色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15-01-04 15:06:33 作者:皖房网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六安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黄金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生态优先,不断提升全市新型城镇化绿色建设水平。

  一、我市新型城镇化绿色建设的内在潜力
 
  (一)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我市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城乡大气环境质量在二级标准以上,六大水库的水质在二类水标准以上;有天(堂寨)-马(鬃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省自然保护区、国家与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多处。

  (二)生态宜居的建设历程。我市始终坚持城镇化发展战略不动摇,一直把六安中心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打造具有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培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小集镇,高标准建设一批美好乡村,逐步构筑起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为目标,建设生态城镇,提升和谐宜居环境和市民公共活动空间;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全市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水土保持、淠史杭综合水利工程兴建、绿色长廊建设等成效明显。有金寨、霍山、舒城县3个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有国家、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92个,有市级生态村72个;霍山为国家生态县,六安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正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建筑节能的大力实施。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认真抓好新建建筑节能、清洁能源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等工作,实施了建筑节能项目备案制度,争取国家和省专项基金扶持,扎实推进示范项目,促进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美好乡村的生动实践。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乡村建设,严格执行《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导则(试行)》,加大了美好乡村建设中饮水工程、污水处理、“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危房改造、新建住宅等建设管理,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引导农民采用新型保温墙体材料、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设沼气池工程、使用节水系统、节能灯具等,美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我市新型城镇化绿色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统筹发展水平不高。六安中心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棚户区改造、水系治理等任务繁重,辐射带动作用弱;县城、中心镇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建设品位低;城乡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差,矛盾突出,推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二)城乡建设资金不足。我市大部分乡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靠自筹资金、数量小,县区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城建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城镇建设“欠账”过多、需配套项目点多面广,虽近年国家、省加大了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但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三)建筑节能差距不小。建筑节能没有形成有效的闭合式管理,节能材料、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开发不够,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建筑更少;新型建材产业集约化程度低,高新科技产品短缺,新型墙体材料品种单一;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和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

  三、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绿色建设的关键节点

  (一)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一是突出人本理念。在宜居环境方面,不能把山区的大树移植到城市居住区,改善了城市居住小区环境,而破坏了山区生态,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在产城融合方面,不能上马对环境污染大、对资源能耗多的企业,着力发展产业链较长的新兴节能、环保型企业;在品位提升方面,伴随着城市发展、人的审美观变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符合人的生活习惯,防止出现把老城区原住户搬迁建新区,虽环境改善了,但造成了人的新的不适,力求在人的短期、长期生活中皆相适应。二是突出和谐理念。城镇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镇集聚,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受到极大挑战,城镇将成为未来我国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消耗最大最集中的区域。根据国际和国内经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如果把握不好,人口密度和产业过度集中所造成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凸显,将会集中爆发资源衰退和环境污染问题。切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无视人文和生态财富,随意对河流、山川、森林进行建设改造,甚至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也大动干戈;切不可走先污染再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和摊大饼式扩张,以及盲目追求高、快、大、亮等形象工程的老路,切实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促使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城市需要产业支撑,产业需要城市依托,实现产业与城市和谐壮大;适当控制城市大块绿地草坪、大片硬质铺装等不利于人活动的建设项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突出效益理念。注重科学的空间布局提升效益,应改变传统规划中过多强调功能分区、产住不融合,为混合式布局、无污染的工业与居住适当融合;健全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效益,注重城市公共交通、市政工程设施建设,解决好交通拥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问题;合理建设时序提升效益,六安建市之初注重拉开城市框架,而现阶段则应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合理安排好建设时序,以提升中心城市建设效益。

  (二)突出规划科学引领。首先,进行科学规划。围绕功能分区和配套推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学地制定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和修复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破坏,提高城镇的生态承载力。其次,彰显城镇特色。城镇建设要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到山、望得见水,避免千城一面、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全被钢筋与水泥的建筑所包围等现象;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张扬文化个性和独特韵味;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建设细节中,实现人在城市诗意的栖居。再次,开展绿色建设。全市上下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加强建筑领域节能管理,大力推广新型建材的应用;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施工扬尘、噪声污染,强化执法监督;充分利用六安的自然条件,加快实施城乡重点工程建设,实现由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变,由盲目建设向绿色规划、绿色施工的转变。

  (三)切实保护自然生态。一方面,加强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除了高楼大厦、学校厂房、道路桥梁、通信电力等传统的土木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有一种全新的、以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有生命的、有机的、可再生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据测: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吨粉尘,城市绿化地带空气的含尘量一般比非绿化地带少一半以上,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含量要比绿化地区多85%;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能杀死病原微生物,促进人们身心愉悦和健康长寿。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适当发展生态旅游、种植养殖业,限制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活动,实现保护与建设并举;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转移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支持生态脆弱区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自然村、贫困户易地搬迁,减轻人口超载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建设大别山生态文明示范区。我市大别山区自然植被完整,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有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有大型水质优良的水库、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必须统筹区域资源配置,完善生态物业管理工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河流水系景观为核心规划生态景观带,加强周围生态景观的维护和水体水质的保护;实施水域综合开发,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大别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工作,将六安建设成为全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四)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建筑业规模逐渐加大,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比例也随之提升。据测算,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再加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高达49%,已成“半壁江山”。因此,我市必须高度重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一要把绿色理念融入建设过程。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不损害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环境质量。在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使各种建筑物能够充分适应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运动,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引导建筑业使用对人体无害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二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加强对新增建筑的节能管理,抓好设计、施工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建筑物的产生,建立设计审查、工程管理、备案验收等制度,重视全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执行率、施工执行率。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墙体门窗保温、太阳能光热光电、生物能源、地源热泵空调、建筑能耗监测智能化系统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禁实、限粘、禁现等,充分采集和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来满足建筑能耗,减少对传统的化石燃料的依赖。四要开展绿色建筑示范试点。通过以重点工程为载体的示范试点,建设绿色公共建筑、大型绿色办公场所等,探索试点建设生态房、生态村、植物建筑、太阳能建筑、绿色办公楼、绿色办公室、绿色宾馆、资源保护屋等独具特色的生态建筑、健康建筑,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建筑产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建设。

                               (作者:罗福骧 系六安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级政工师,市委特约研究员)